看不懂的保单、算不清的费率、名目繁多的险种,让众多车主饱受困扰。如何用最合适的价格为自己的爱车购买最适用的保险,成为广大车主关注的事。 根据调查显示,仅39.5%的车主表示会仔细阅读理赔条款。数据还显示,在所有车险种类中,车主投保比例最多的前5个险种,分别为第三者责任险、不计免赔险、车辆损失险、车上人员责任险和全车盗抢险。每一个车险险种究竟是做什么的,哪些情况下可以理赔,哪些情况下不能理赔,都写在保险条款中。可是,并不是每一个车主都会仔细阅读,导致车主买了车险却吃到“乌龙”的事情时有发生。 很多车主在选择车险的时候都会听到“全险”这个词。多数朋友误以为给爱车上了“全险”就可以得到“全赔”。但其实“全险”这个词在保险公司和国家相关法律中并不存在,只是人们的一个习惯用语。 人们习惯性地将如天平保险等保险中的包括交强险、商业三者险、不计免赔险、车损险、盗抢险、车上人员险等在内的几个主要险种笼统地称为“全险”。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险种都已投保,如保涉水险、自燃险就不在“全险”范围内,是需要单独选购的。因此,上“全险”并不等于全赔。 如果车辆发生碰撞,车主应该第一时间向交警及如安盛保险等车主投保的保险公司报案,待分清责任后,保险公司会对车主做出合理赔偿。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都开通了全国通赔的服务,异地发生事故后只需要拨打如天平车险等车主投保的保险公司全国统一服务电话,即可在其指引下快速完成异地报险、定损,随后的理赔也可在异地完成。 以下9种情况 买了险也赔不到 不少新车车主买车险会选择“全险”,以为上了“全险”就万无一失了。殊不知,“全险”并不代表“全赔”。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即便保了如天平车险等保险公司再多的险种,车主依然得自己“买单”。以下是9种即使投保也不能理赔的情况: 1.酒后驾车:司机酒驾,保险公司有权拒赔。 2.无照驾驶:车有险,人无照,保险拒赔。 3.行驶证、驾照没年检:事故发生时,若车辆年检超期,或司机驾照未按时年检,类似天平车险等保险公司有权拒赔。 4.不可抗力(如地震、海啸、暴乱等):如遇不可抗力,保险公司有权拒赔。 5.未经定损直接修车:报案,定损,修车,理赔是车辆出险的标准流程。但注意了,如果车主先修车,再要求定损的话,天平车险等保险公司有权拒赔。 6.精神损失:车险条款不支持车主对于精神损失的赔偿要求。 7.车没丢,轮胎丢了:即使保了盗抢险,在车没丢的情况下丢了轮胎,保险公司拒赔。 8.修车期间的损失:车辆在修理、养护(包括洗车)期间发生事故,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 9.开车撞到自家人:开车撞到自家人,或者同一人名下的两辆车相撞,保险不赔,这是为了预防道德风险。 汽车价格不菲,如何在最合理的价格范围内为自己的爱车购置最合理的保险?业内人士黄先生表示,在投保时,车主们应该尽量选择网点健全和服务体系完善的保险公司,并选择合适的投保渠道。黄先生介绍,目前市场上投保渠道五花八门,4S店、保险中介、保险代理人、直接与保险公司联系进行投保等。而这些渠道中,最好选择直接与保险公司联系进行投保,这样的投保方式投保形式透明,在保费上通常还会有一定优惠。 在选择车险上,私家车车主在购买商业车险时,需认真阅读汽车保险条款,了解各项保险条款的内容和作用,并根据自己的驾驶水平和行驶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险种搭配,没有必要所有的险种都买全。同时,在发生事故后,应第一时间联系自己所投保的保险公司,以免耽误勘查,影响日后的保险赔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