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之咨询 香港保险投资移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避税避债又避险!钱一到香港就留下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6 09: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据香港苹果日报财经版报导,2016年将在深圳首试的遗产税,征收范围是被继承人死亡时全部的遗产及死亡前5年发生的赠予财产!3月内以现金交清。税率高达50%,100万遗产税征收15万,1500万征收575万!

那么问题来了,合理的避税方式是在境外建立信托及安排保险吗?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最新公布的数据称,2014年内地人在港投保达到240亿,比2013年增加了100多亿。2015年首季更比同期增加了55%!有了香港保险,大可通过香港寿险来避免遗产税,顺利的完成财富传承。
2.jpg
多数内地富人出于规避遗产税的考虑,赴港购买人寿险,指定受益人为其子嗣,甚至可是非直系亲属、朋友皆可。


更有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主,通过赴港买保险的方式避债。内地很多中小企债务缠身、危机四伏,一旦企业做不下去了,有企业主就想尽一切办法融资,或者抵押工厂借款,拿到钱就去香港买保险。由于保险受益权大于债权,就算企业被清盘,他们的人寿保险还是不受影响。

此外,内地暴增的离婚纠纷案也催热了境外保险。有律师表示,很多想要离婚的人,都会在起诉离婚前考虑转移财产,到香港买保险也是选择之一,注意保险在离婚中不受分割。

除此之外,什么钱一到香港就留下了呢?

内地富人趋之若鹜赴港投资
他们的可投资金融资产超过600万元人民币;他们的年龄在40至50岁之间;他们大多是企业主或高级主管;他们对财富的要求是保值和增值。在金融投资机构眼中,他们叫“高净值人士”,在普通百姓看来,他们是“中国内地的富人”。来自中资银行和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2012年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的高净值家庭超过10万户,占全国高净值家庭40%以上,2015年中国内地的高净值人士将达到200万人。这一些内地孺人乐于在海外配置资产,美洲、澳洲、欧洲,但无论是哪里,香港都是他们投资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一环。


借香港“出海”
从2004年开始,供职于欧洲一家私人银行的小米(化名)就拎着行李,奔波在香港的亚洲总部和中国内地之间,上海和北京到处有客户要见。小米说:“内地任何一只基金都没有我手里可支配的钱多。我们在香港操作,香港的金融环境开放,资金流动自由,你可以向海外做任何想要的投资,内地客户和我们之间又没有语言障碍和时差,沟通方便。”

我国内地富人偏好在海外配置资产,更不拒绝财富继续快速成长。香港金融业连通中西。以香港为依托,投资全球,是高净值人士的重要选择。有报告显示,香港、美国和加拿大是高净值人士海外资产配置的主要目的地,占高净值人士海外资产总量的60%。其中,香港以紧邻内地、语言互通等诸多优势,击败美国和加拿大位居第一。小米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资金一旦到了香港,就留下了。”

实打实的收益
香港经济环境的便利和开放对投资者也是吸引。L先生看重的就是这些。他是深圳的珠宝商,早年投资移民香港,开了一间珠宝行。用他的话来说,“虚头八脑”的金融不能让他兴奋,他要的是实打实的收益。L先生说,在香港企业一般只缴纳利得税,且有多种合理避税途径,比如购买香港保险,就是很好的一个避税避债途径,这对自己做生意很有利;但在内地,公司要缴付25%企业所得税,还有额外的税种需要应付。

友情提示:
·  说到香港保险产品对内地富人的吸引,业内人士表示,保险产品除却传统意义上的保障与投资外,追求避税、避债、避险的特殊功效,在购买香港保险的行为中更为突出。富豪们还借助香港保险产品,进行家族信托、遗产信托安排,如愿达到转移资产的目的。

·  香港保险公司均十分注重内地市场。一位香港资深保险经纪人表示,几乎每家保险公司都设立了专门办公室接待内地客,通过代理人安排客户到港验证并签单付款,可用内地银联的信用卡或储蓄卡直接刷卡扣款,香港银行卡当然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康之咨询 香港保险

GMT+8, 2025-5-4 16:21 , Processed in 0.03755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Johnson Zhang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