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局近日提出一项建议,修订目前的香港中一派位安排,把自行分配结果提早到3月底公布。
如果这项政策落实的话,预计最快会在2020年实行,也就是现在的小五生将受到影响。本届小五学生家长需针对新政策重新思考一下升中策略。
· 新旧升中流程对比 ·
目前香港的升中派位流程和小学派位一样分为两轮。
第一轮是自行分配,学生在这个阶段可以向任意两所学校提交申请,然后等待面试通知,去学校参与面试。
第二轮是统一派位,即政府的电脑为每位学生随机分配学位。
升中派位流程表
以前自行分配和统一派位的结果都会在7月中旬统一公布,而且你只知道自己是被该校录取了,但不知道是在哪个阶段被录取的。
学生从3月自行招生面试完后,若没通过面试,也没办法提前得知并采取其他策略。
所以许多学生和家长会选择另外申请直资学校,想要多拿几个offer在手保底。但是,因为公立录取结果在7月公布,而大部分直资都会在3-4月结束招生,若已获直资录取,就必须放弃公立学校学位。
这就让家长们不得不提前做出抉择:是选择已经稳定到手的直资offer,还是继续等不确定的公立?
择校对孩子未来的学业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小拔也很能理解父母的纠结,感觉有点类似于内地以往的高考估分填志愿,激进了担心录不上,保守了又怕留遗憾!简直是选择恐惧症患者的灾难~
对这个现象,教育局提出建议,把自行分配结果提早到3月份公布。修改后流程如下:
图片来源:香港01
流程修改后,显而易见,家长们能免于纠结选校的苦恼,不少家长纷纷叫好。
但这是否会带来其他影响呢?目前,教育局正就建议咨询相关持份者,包括中、小学议会及家长等,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 教育界言论纷纷 ·
新规则实施并不只是提前知道结果那么简单,各个教育大佬都纷纷出来发表言论,小拔带大家坐看“神仙打架”。
直资界:影响直资招生质素,担心对在校生造成影响 直资学校议会主席招祥麒表示,对建议感到无奈,认为津校派位机制结果提早于3月公布,会“唔多唔少”令部份优质学生,放弃直资学位,流失向津贴学校,对直资校收生质素造成影响。
同时,若真的实施,将有约3成参与派位的小六生可提早知道结果,其余7成未知结果的学生,则需要承担心理压力,甚至会在校内造成标签效应,“有人欢天喜地,有人就呼天抢地。”担心影响在校生学习。
小学校长:修订为家长带来方便,不应以考试推动学习 津贴小学议会主席苏炳辉指,教育局建议提早公布派中自行取录结果,为家长带来方便。若及早知道结果,不用参加统一派位,相信可以减轻学生压力。
然而,公布取录的时间,小六升中呈分试尚未完成,会否影响学生应考的心情及学校准备? “苏炳辉指,不应以考试推动学生学习,学生亦不会因为没有考试而散漫,现时一些学校如直资或一条龙学校亦会让学生提早知道结果,但亦无大影响。唯一应避免学生之间不应互相比较。
”
官津学校:缩窄教育机会不公平情况 津贴中学议会当然执委、狮子会中学校长林日丰表示,初步倾向支持修订派位机制,原因是目前直资学校比津校优先取录学生,在收生机制上较有优势。
且经济背景较富裕的家庭,会选择申请直资及参与派位机制,变相会在选校上有多一个选择。而经济不富裕的家长交不起报名费和留位费,只能等待官津招生结果。
他认为,修订派位机制能缩窄教育机会不公平的情况。不过,他认为,局方要小心考量改动细节,例如津校之间或面对面试时间安排的竞争、加快学校取录学生的决定、未来学校面对面试准则的争议等。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冀2020年落实新措施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主席汤修齐表示, 家长普遍欢迎教育局改动收生机制的建议,并展开与各界持份者商讨。他认为,措施的改变可让小学教师集中精神,辅导在自行分配学位阶段未被中学取录的小六学生,选择合适的中学;家长教师会联会冀教育局能尽快在2020年落实新措施。
杨润雄:提早公布令家长安心,直资有课程优势 香港教育局长杨润雄表示,提早公布升中自行派位的决定已经“谂咗好耐(想了很久)”,亦曾咨询家长、中小学,包括直资学校的意见。他期望家长可有选择“希望家长有足够信息,不会因欠某些信息,而令他们选择某些学校。”
他补充,直资界应该别有自己的优势,如课程特色,因此不应以提早得悉自行分配学位结果为优势。教育局未来将继续与不同界别商讨。
小拔设想,若新规则实施,极有可能使申请形式更复杂:报考多所直资的家长可提前选择是否入读官津,令直资学校出现学额空缺;而派位阶段不满的家长又会来叩门,令官津校出现空缺。在什么样的时机叩门,空额最多,更容易录取?报考时应采取激进or保守的策略?都是需要家长深入思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