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明:隐晦的存款“扣钱”是怕惊醒客户?
http://star.news.sohu.com/20140115/n393528670.shtml
“12年前在银行存了200元钱,最近去查,发现余额只剩下7.8元!”1月12日,读者杨先生向媒体反映说,没想到存了十多年,不但没赚到一分钱,反而把老本儿赔进去了。(《大河报》1月14日)
这则新闻包含了亟需向公众普及的金融常识,赋予存钱一个颠覆性的全新概念:存钱可能不是银行要给你钱,而是你要给银行钱,存款有风险,百姓须谨慎。
银行不是不能收客户的钱,银行与客户之间是经济契约关系,谁给谁钱,要看具体服务内容,只要符合公平交易的原则,客户就该付钱给银行。
而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公众都不知道存款会“扣钱”的规则,否则,杨先生就不会白白承受这意外的损失了。而相关新闻也早已显示,存款不增值反而缩水并不是个别现象,全国多地、多人都有类似“逆天”的遭遇,显然银行收费的告知义务没有履行到位。像杨先生存钱的银行负责人所表示的,2006年收取小额管理费时,在营业厅进行了公示,选择这种不声不响的间接告知方式,却不跟客户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提示,让客户不到最后一步就不会了解到,这不是在积极、有效地提醒客户,而是怕“惊醒”客户的节奏啊。
存款12年损失殆尽的诡异经历,银行必须解释清楚其收费的合法依据,这不是个人的偶然遭遇,而是关系到银行现有制度是否合理、合法的大问题,是关系到全体公众权益的大问题。银行方面不仅要给杨先生明确的解释,也有义务向社会公众作出明确的回应。退一万步说,哪怕给出的存款收费理由不充分都没问题,银行要响亮地告知社会己方的诉求,把存钱与否的交易选择权还给客户,这是法律和道义的底线。许晓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