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之咨询 香港保险投资移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从投资银行到保险顾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9 18: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丽”的转身
2017年,我来到香港的第14个年头,大学毕业的第11个年头。这一年,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一个我自己都从未曾想过的决定——从一家美国顶级投行辞职,加入英国保诚成为一名保险理财顾问。

从投行辞职去卖保险?没错——从最初考上上海交大,然后拿到香港政府的全额奖学金来到香港城大修读本科,毕业后在香港加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行业,并在一年内考取香港注册会计师资格,之后再转入一家中资投行工作,几年后又获得全额奖学金赴美,在纽约大学攻读MBA,毕业后回到香港并顺利加入一家美资投行。这虽然绝对称不上是华丽的背景,却也是一个上进青年的奋斗史。如今为什么居然放弃得来不易的高薪和令人羡慕的工作,去做一个多数人瞧不上的“保险推销员”?
巨大的市场潜力
第一次接触香港保险是2009年,也就是在大学毕业后第二年,给自己买了一份英国保诚的重大疾病保险。没有忽悠也并非冲动,当时的想法就是给自己买一份保障,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也算是给父母一些保障。离开香港的这两年香港保险市场突然开始火爆,越来越多的大陆人涌向香港就是为了买一份香港保险。
1.jpg
从大陆客户贡献的保费升幅中可见大家对香港保险的热情,而这种热情并非没有理由。香港保险以更低廉的保费,更全面的保障,更合理的产品设计,更完善的法律和监管,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把目光投向了这个亚洲金融中心。而香港保险的从业人员以较高的学历背景、专业的顾问服务,让来香港买保险的客户开始对保险理财顾问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身边的朋友中开始有不少学历背景不错的人进入了保险行业,好奇心驱使我从不同的渠道去了解这个行业。工作之余也常和同事聊到保险,却惊讶的发现,从刚刚毕业的分析师到从业十多年的董事总经理,在投行这个高大上的金融机构中,居然绝大多数人是没有买过甚至没有考虑过商业保险的,尤其是还没结婚生子的同事。即使是身处香港,即使是金融专业人士,也不代表对家庭保障、理财和投资就一定驾轻就熟。很多人觉得自己太忙,又能赚钱,顾不上这些,还有些人则对保险有着素来的排斥。但保险真的是可有可无吗?
香港是全球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香港地区的统计数据,在75岁前,每4位男性中就会有一位罹患癌症,每5位女性中就会有一位罹患癌症。癌症发病也有日益年轻化的趋势,目前香港癌症发病年龄中65岁以下的占了50%以上。其他重大疾病亦有年轻化的趋势,包括50岁以下的人群患中风,20多岁的人群患上冠心病等。在整个中国地区,2015年全年癌症总发病数接近430万例,其中超过65%为死亡案例,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食管癌,这6种癌占了所有癌症的80%。由于空气污染,肺癌死亡率在过去30年急速上升450%,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治疗这些疾病,尤其是癌症,动辄要花费几十甚至上百万的费用。如果想要获得最新的质子治疗等医疗手段,或者赴海外就医,费用更是无法预计。除了治疗费用,伴随疾病而来的费用还包括治疗期间的误工费,护理和营养费,治疗完成后的康复费用等等。如果同时对父母、伴侣、子女负有赡养责任,疾病的影响则不仅财务上的负担,更是对家庭成员赡养责任的潜在缺失。
庞大的癌症医疗费用
2.jpg
对一般的家庭来说,这笔费用是不小的负担甚至是能否治病救命的关键。对于相对富裕的家庭来说,资产主要集中在房产、股票及其他的投资上,能否及时拿出这笔医疗费用是个问号,即使凑齐了这笔钱,也往往令家庭元气大伤。高净值的家庭则需考虑如何利用保险作为有效的工具实现资产的均衡配置、个人财产与家族企业财产的隔离、税务安排、遗产继承等等财富规划的问题。可以说,适当的保险是一个家庭财务安排的标配。

正是这种需求和认知上的跨度,让我看到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术业有专攻,即使是金融专业人士,不见得就一定能理解保障和规划的必要性。而盲目的自信,反而让很多专业人士陶醉在自己的赚钱能力或者投资能力里,把自己的眼睛蒙上不愿看清眼前的风险。想来这或许也受到工作内容影响:干投行的拼命鼓励客户发债、并购、扩张业务而刻意淡化潜在风险;干投资的拿着客户的钱投高风险的标的才可能有高回报,却可能未曾考虑过这些钱对客户来说只是一部分高风险的资产配置而非全部。职业习惯使然,在个人和家庭的理财规划上,也往往过于激进而漠视风险和保障。只有当身边的人遭遇疾病的时候,他们才会突然意识到原来疾病和风险离自己是那么近。

换做是在大陆,可能很多人都不愿意听一个“找不到其他工作”的保险推销员来告诉自己该怎么理财和投资。但在香港,保险顾问团队有大量的金融、法律、医学背景的专业人才,服务的对象正是同样背景出众的高端客户。越来越多人也正逐渐意识到自身的保障需求,尤其是很多准爸爸准妈妈们,为人父母更能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日渐苏醒的市场需求,高端人群市场的巨大潜力让我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前景。与其在投行一年做成一两个项目服务一两家企业,想来每年服务几十上百个家庭,让客户得到切身的保障更能让我获得满足。
职业的转变 - 也是生活态度的转变
老实说,要放弃稳定的高薪,进入一个新的行业从零做起,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我考虑了半年多的时间。考虑的因素也不仅仅是收入和前景,还有生活和工作的状态。投行的收入不错,可伴随的是巨大的精力投入。永远没有下班的时间,随时待命,假期依然无法放下工作,时不时震动的黑莓手机足以让人神经衰弱。没日没夜的做方案,为了抢个项目还常常争个头破血流。晚上的工作餐往往变成同事的吐槽大会,满满的负能量。如果没有一定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投行的路越往上越是举步维艰。

曾经年少也不畏辛苦,考CPA,准备GMAT,申请MBA,大学毕业以来一直不停地牺牲自己的时间和业余生活,似乎就为了谋取一份高薪厚职。如今三十而立,也开始筹备结婚考虑生孩子的计划,家庭在生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身边不少事业有成的朋友或同事,要么是与家人聚少离多的空中飞人,要么是半夜起来喂奶还不忘回邮件的女强人,还有的功成名就可以退休但仍每日奔波,只因家人子女都无法接受而选择离开,于是只能孑然一身。仔细想一想,没有家庭没有健康,财富和虚名又有多少价值。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问问自己,过得如何,我们又能给出怎样的回答。

保险理财顾问显然不是一个容易的工作,与投行一样,需要专业知识,需要客户关系,需要周到的服务,也需要获取信任。但与投行不同的是,所有时间都由自己来管理和支配。所有的工作都是自己的生意,自己可以选择做或者不做,以及什么时间来做。即使是要占用周末甚至假期的时间,只要是自己安排的,也不会有任何抱怨。能用积极正面的心态来面对生活,能用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在我看来,这才是工作赚钱最大的意义。保险行业所提供的职业路径与投行相比,并不需要深厚的家庭背景。只要愿意付出,慢慢积累,获取客户的信任,同样能实现价值,同样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人生新阶段
新的事业,新的起点,新的挑战。2017,怀揣着对生活新的希望,对事业新的追求,在家人和朋友的祝福中重新出发。机会就在手中,路就在脚下。三十而立,知道自己想要的,找对新的方向,一如既往的努力和奋斗,相信生活会更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康之咨询 香港保险

GMT+8, 2025-5-4 23:30 , Processed in 0.05089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Johnson Zhang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